流程是企業管理中普遍存在的現象,有無自覺梳理、統一管理則又當別論。不能因為企業沒有開展流程管理,就說企業沒有流程;更不能因為沒有流程圖,就斷然下結論,說這家企業沒有流程。流程管理理論自其誕生之日起,就一直宣稱是流程重組或企業再造,如果本身不存在的東西是無法重組或再造的。因此,進行流程管理之前,企業或項目專家必須對現有流程進行評估,以確定流程管理重點和項目實施方案。
對企業流程現狀的評估通常有以下幾種方法,不過,幾種方法需要綜合運用。為簡便起見,先逐一介紹如下,最后綜合闡述。
一、 問卷法
針對企業特點設計問卷內容,通常分為流程意識、做事習慣、例會頻率、溝通方式、常用表格、工作瓶頸描述等,以選擇題為主,描述題為輔。
填寫者應具備廣泛的代表性,為保證填寫信息是個人獨立意志的體現,通常由專家隨機抽人,然后統一時間集中在同一地點單獨填寫,在規定時間當場交卷。通常不要求填寫者填報姓名,只寫崗位名稱即可,以鼓勵填寫者實話實說。
二、 座談法
座談法分三個層次,即高層、中層和基層員工。
高層逐一訪談,給其充分表達個人意愿的機會,也便于了解項目的助力或阻力大校談話主題由專家把控,既與其主管的工作掛鉤,也適時讓其表達對企業全面管理的看法。
中層主管視企業規模大小決定小組座談或單獨訪談。中層主管訪談的重點在于各橫向聯系單位的順暢與否、或溝通困難的癥結所在。座談過程中發現有全局視野的中層主管可計劃
單獨訪談,以獲取更多信息。
基層員工多采取小組座談方式,專家提出一個個話題,聽取大家發言,著重了解他們工作中被動等待或無故浪費的事件和時間節點,同時聽取他們對改善產品質量或提高工作效率的看法。
三、 案卷法
案卷法其實就是專家閱讀企業成文制度或管理檔案,從中了解企業管理特點或不足,特別要關注企業重復出現的問題或經常發生的錯誤有哪些,從中很容易找到流程管理改善的突破口。
四、 直觀法
直觀法就是現場走訪,到現場去觀察企業管理的好壞,獲取第一手材料。通過觀察企業員工的工作狀態、精神面貌,觀察現場繁忙程度,觀察現場物品擺放、廠房布置、墻面張貼,并在方便時和現場員工交談。將現場觀察與座談和問卷調查內容相對照,就可以對企業管理的現狀有一個立體印象。對重點部門可選擇不同的時間點去觀察,以識破應付檢查的表面現象。
五、 表單法
表單法就是追蹤企業現有表格單據的流轉路徑,真實把握企業現有工作流程的效率高低或瓶頸所在。重點了解現有表單的必要性、便捷性或繁瑣性,同時,尋找有無可替代的方法或路徑。不少企業表單流轉環節過多、時間過長,不僅造成內部信息傳遞遲緩,而且招致不少合作伙伴的投訴,效率自然大打折扣。改進表單的設計或傳遞就能帶來效率的提升和改進。
項目導入前,流程評估的重點不僅在于把握現行流程的效率、質量、服務和響應速度,了解流程優化改進的空間,而且還要了解企業員工特別是管理層的思想狀況,把握流程管理的難點和起點。流程管理真正要起作用,思想觀念的轉變必須放在首要位置。沒有觀念變化,就談不上流程優化。
因此,對企業現狀的評估,不能僅僅局限在流程表面,必須深入探究其形成的思想根源。要達成這一目標,以上方法必須綜合運用。專家組最后必須對其進行統計分析,然后以調研診斷報告的方式呈現給企業管理層決策。也就是說這份調研診斷報告,既有數量統計,也有案例分析,既有主觀判斷,也有客觀事實,對企業下一步實施流程管理的重點就能準確把握。有了對企業流程現狀的全面評估,流程重組或優化的方案就能做到有的放矢。
作者介紹
:張國祥,流程管理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