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十大宏觀經濟形勢和“強國戰略”
1.“三步走”戰略和“新時代”強國戰略
2.二十大邁出“強國戰略”堅實步伐
3.二十大面臨復雜的國內外經濟環境
4.二十大經濟形勢和全國兩會政策
5.“5.25十萬人大會”推動“穩經濟”
6.中美戰略對決進入關鍵期
二、二十大“歷史自信”和中國經濟周期
1.中國經濟十年周期——朱格拉周期分析
2.十年周期和二十大經濟趨勢
3.十年周期和二十大中美關系
4.十年周期與投資理財和企業戰略
5.二十大引領新周期——堅定“歷史自信”
6.二十大重大突破——跨越中等收入國家陷阱
7.過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
三、二十大的主題
1.舉什么旗
2.走什么路
3.精神狀態
4.前進目標
四、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人民至上的時代呼喚
1.必須堅持人民至上
2.必須堅持自信自立
3.必須堅持守正創新
4.必須堅持問題導向
5.必須堅持系統觀念
6.必須堅持胸懷天下
五、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的使命任務——中國式現代化的歷史變革
1.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和“兩步走”戰略
2.中國式現代化的五個特征
3.中國式現代化堅守五個原則
4.到2035年我國發展總體目標
5.未來五年主要目標任務
六、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1.高質量發展是“第一要務“
2.“雙循環戰略”新發展格局
3.建設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4.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5.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6.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7.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
七、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
1.科技、創新和人才的全新表述——發展新領域、新賽道
2.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3.完善科技創新體系——新型舉國體制
4.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5.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
八、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當家作主
1.全過程人民民主——最管用的民主
2.加強人民當家作主的制度保障
3.全面發展協商民主
4.積極發展基層民主
5.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非公經濟的重要表述
九、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推進法治中國建設
1.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2.重點領域、新興領域和涉外領域立法
3.扎實推進依法行政
4.嚴格司法公正
5.加快建設法治社會
十、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
1.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
2.廣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3.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
4.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
5.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
十一、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
1.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2.完善分配制度——規范財富積累機制
3.實施就業優先戰略
4.健全社會保障體系
5.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
6.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
7.“房住不炒”和“租購并舉”
8.推進健康中國建設
十二、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1.發展方式綠色轉型
2.推進環境污染防治
3.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
4.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先立后破、參與全球治理
十三、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
1.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
2.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
3.國家安全體系和安全能力
4.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和社會治理體系
十四、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開創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新局面
1.加快把人民軍隊建成世界一流軍隊
2.全面加強人民軍隊黨的建設
3.全面加強軍事治理
4.一體化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
十五、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推進祖國統一
1.“愛國者治港”、“愛國者治澳”
2.香港、澳門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3.臺灣是中國的臺灣、絕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
十六、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1.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
3.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真正的多邊主義
4.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世界各國人民前途所在
十七、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1.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
2.堅持和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
3.堅持不懈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
4.反腐敗是最徹底的自我革命
十八、機遇與變革——迎接二十大歷史性機遇
1.向發達國家邁進的歷史新起點
2.“雙循環戰略”新發展格局
3.產業革命——綠色、數字科技和服務賦能
4.區域經濟重構——“南強北弱”和“都市紅利”
5.房地產業轉型——“人口零增長”、“房地產拐點”
6.“一帶一路”和后疫情全球新秩序
7.國企改革和混合所有制的重大機遇
8.共同富裕的歷史使命和歷史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