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大學營銷學副教授Scott Galloway著迷于一個叫做“數字智商”的東西。2009年,他率領自己親手創辦的L2智庫公司團隊推出了名為“2009數字智商指數:奢侈品”的報告,首次對高端品牌在數字領域中的表現進行系統評分,2010年這一報告再次出爐,今年,他進一步發布了“Facebook智商指數報告:奢侈品”,將視角直接聚焦在Facebook上。
智商怎么算?
談起做這些智商指數的初衷,Scott認為:“數字是大趨勢,但很多奢侈品牌卻依然望之卻步。忽視社交媒體造成的后果,每一個奢侈品牌都難以承受,尤其是Facebook。”
可以說,Scott是Facebook類社交媒體的堅定擁護者,“品牌在Facebook上的競爭力會無可避免地影響到他們將來的市值。”
“數字智商”以及“Facebook智商”就是Scott在此理念下的嘗試,“我們希望量化這種競爭力,來給品牌以參考。”
在每一份智商報告中,Scott Galloway都將品牌的表現分為天才、有天賦的、普通資質、智障等級別。以2011年初出爐的“Facebook智商”為例,Scott對100個高端品牌在Facebook上的各種表現為基礎,運用4個參數對之進行評分,從而劃分出“天才”和“智障”。
在參數的設定上,我們可以一窺Scott在品牌Facebook策略上的看法:第一個是“規模和速度”,占比35%,指的是“喜歡”的數量及增長速度、品牌帖子的發布頻率等;
其次是“規劃項目”,占比25%,包括對內容的數量及質量的評估、是否有定制化互動應用、登陸頁面、品牌照片、視頻和電子商務的整合情況;
同樣占比25%的第三個參數是互動情況,即粉絲們點擊“喜歡”的頻率、人們回復帖子的情況以及粉絲自己發帖和上傳文件的頻率;
最后一個是整合。品牌的Facebook主頁如何和其他社交媒體資產、公司功能連接,例如如何整合原有的消費者服務項目。
世界上最大的商店
根據這個評估標準,寶馬、倩碧以及奧迪成為此次調查中的天才前三名。那么“天才”和“智障”的區別體現在哪里?
Scott指出,成功的Facebook品牌策略不僅僅要追求粉絲的數量,還要追求和粉絲的互動。比如有著非常龐大粉絲數量的巴寶莉、古琦、香奈兒等就在粉絲互動上表現不佳,而且他們不允許粉絲自己在主頁上發布帖子。在這方面,寶馬的表現就可圈可點,不僅發布大量內容來和粉絲互動,同時鼓勵粉絲們上傳自己創作的內容。
其次是傳播產品相關信息而非促銷信息,研究顯示,前者的傳播效果是后者的兩倍。另外,“保留國際范兒的本土化”也被Scott認為是品牌成功的因素之一。相比一個Facebook主頁,尊尼獲加建立了許多區域性主頁;寶馬也因為用多種語言回答粉絲提問而得到較高評分。
但即使被評為“天才”的品牌們,也依然有需要提升的地方,“沒有一個品牌擁抱F商務。”所謂F商務,是指在Facebook上進行電子商務,粉絲不需要離開Facebook頁面就可以瀏覽及購買產品,而這,正被Scott認為是品牌的未來機會。
“品牌和Facebook的兩種關聯方式:一個是在Facebook上進行品牌資產建設;另一個,就是正在壯大的電子商務。倩碧、巴寶莉等已經開始了電子商務,倩碧的Facebook主頁功能已經非常接近電子商務。”
Scott對這一趨勢判斷深信不疑,“我認為,這里有如此大的流量,如此深入的溝通,以及如此先進的技術,這里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