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學家和企業家們都在研究企業管理的問題,都在探求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如何降低成本、如何增加銷量、如何提高市場占有率、如何提高利潤等等。但是,我們認為,以上的一切都不應該是企業追求的目標,企業和企業家們追求的終極目標應該是:全體員工“工作生活質量”的提高。
在企業中工作的員工,同樣應該是企業成長過程中的受益者,這種受益,不僅僅是他們從公司領取工資,更重要的應該是,工作本身能夠給他們帶來身心的愉悅感、滿足感、成就感和幸福感,這種在工作場所工作的過程中,感受到的愉悅感、滿足感、成就感、幸福感的程度,就是我們所說的“工作生活質量”。這是因為:
1
、人類的一切活動都是為了提升人類的生活質量,企業作為社會的一個特定的組織,也不例外,他的活動同樣是為了提升人類的生活質量。例如,企業的產品或服務之所以有客戶愿意花錢購買,是因為它能夠改善購買者的生活,或者是有助于改善購買者的生活。例如,購買一個“魔鬼訓練”,本身不會給購買者帶來直接的生活質量的提高,但是,通過訓練,使受訓者競爭能力得到提高,有助于他在今后的工作
/
生活中獲取更大的收獲。
2
、在我們中國,工作時間在員工的生活中最長。工作生活質量如何,直接影響了員工的人生質量。在現在“以人為本”的時代,企業當然應該關心員工的工作生活質量,經理們當然應該以“提高員工的工作生活質量”為己任。
3
、提高了全體員工的工作生活質量,企業自身的利益才能夠得到保證,企業的長期發展才成為可能;
我們分析如下:要提升“全體員工工作生活質量”,必須要做到如下幾點:
讓員工做他們喜歡的工作。如果員工做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他們是不可能有多少愉悅感、滿足感、成就感、幸福感的,所以,提高工作生活質量首先要讓員工做他們喜歡做的工作。
讓員工做他們擅長的、能發揮他們長處的工作;
讓員工們同他的上司相處愉快;
讓員工之間能夠相處愉快;
企業要有系統的學習
計劃,員工都有接受學習
的機會;工作中遇到問題會有人及時指導;
員工們有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并在企業中能夠找到相應的職業通路。
員工熱愛自己的公司,認同公司的價值觀;
員工對公司有信心,相信公司的目標能夠實現;
員工有較高的薪水,不會被生活困擾。
員工感到公平——機會公平,評價公平,收入公平等等。
公司采取上述措施后,達到了改善員工的工作生活質量的目的,我們現在分析一下公司采取上述措施以后,能給企業帶來什么?
當人們從事他所喜歡的工作的時候,工作的過程就是他享受的過程,他當然會盡情地、不知不覺地在享受工作的同時,把工作做得很好;
讓員工做他們擅長的、能發揮他們長處的工作,當然就能夠把工作做的更好。員工們的工作都做好了,企業的競爭力就會強大。這就要求,每一個管理者應該了解下屬的長處,并且在工作中盡量發揮他們的長處,做到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員工關系融洽,員工們同他的上司相處愉快,員工之間關系融洽;在這樣的氛圍下工作,工作效率提高是自然的事,在這樣的機構里工作,員工的穩定性會更好,人才流失的情況也就會更少。
企業有系統的學習
計劃,員工都有接受學習
的機會;工作中遇到問題會有人及時指導;學習
帶給企業的不僅僅是員工技能的提升,同時,也會促進員工的合作,所以,員工和部門以及整個組織的能力都會得以提升,受惠的將是整個企業。
同樣的分析,企業如果做好上述
5-10
項內容,在提高員工的剛做生活質量的同時,也會充分調動起來員工的工作熱情,大幅提升員工的工作能力,強調員工的合作意識和合作水平,從而,全面提升企業的競爭能力、使企業在競爭中始終立于不敗之地,這樣的企業當然一定是能夠賺錢的,老板的利益自然會得到保障。
相反,如果不能做好上述工作,企業,將會怎樣呢?
例如,如果企業不關心員工們的個人興趣,計劃
工作時,沒有考慮他們的興趣,使員工從事他們不喜歡的甚至討厭的工作。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在工作中不能獲得任何樂趣,心思根本不在工作上,手中做著工作,心早已飛到了別的地方,工作不出錯就萬歲了,怎么可能奢望他把工作做得很好?結果當然是一方面員工的工作生活質量低下,員工們痛苦不堪,同時,企業也無法給客戶提供高質量的產品
/
服務(設想一下,一個根本不喜歡與人打交道的人,去調解客戶對產品質量的投訴,其結果一般情況下是:客戶和員工都不開心。比如,一個不開心的服務員,不自覺地會拉長臉,做為消費者,你一定會感覺他在給您臉色看,下次你還會到一個給你臉色看的餐館用餐嗎?如果多數服務員都不開心,這家餐廳的倒閉就只是時間問題了。
同樣地,我們容易分析上述
2-10
項,得出結論:企業不全面提高員工的工作生活質量,不僅僅是員工受到傷害,企業的利益同樣受損。
結論是:提高員工的“工作生活質量,可以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員工的工作生活質量越高,企業的競爭力越強。如果企業不能夠提高全體員工的“工作生活質量”的話,我們不一定能夠追求到利潤。至少追求的效果不會太好。即使追求到了利潤,如果員工的工作生活質量不高,那又意義何在?
隨機讀管理故事:《奧巴馬鄰居賣房的啟示》
美國總統奧巴馬上任后不久,就離開芝加哥老家,偕妻子米歇爾和兩個女兒入住白宮。面對多家媒體的采訪,奧巴馬深情地表示,他非常喜歡位于芝加哥海德公園的老房子,等任期滿了之后,他還會帶著家人回去居住的。這個消息可讓比爾高興壞了,因為他是奧巴馬的老鄰居。
幾年前,比爾曾經和人打賭,他信誓旦旦地說自己到了2010年,一定會成為百萬富翁,眼看期限只剩1年了,他的目標還遠未實現。現在,機會終于來了。他的房子因奧巴馬而身價百倍。能和全世界最著名的人物之一——美國總統奧巴馬做鄰居,這是多么難得的事情呀!因此,他滿懷希望地將自己的房子交給中介公司出售。
為了推銷自己的房子,比爾還特意建了一個網站,全方位介紹他的住宅:這幢豪宅擁有17個房間,近600平米,非常實用舒適。更重要的是,奧巴馬曾經多次來此做客,還在他家的壁爐前拍過一個競選廣告。這是一棟已經被載入史冊的房子!比爾相信,有了這些賣點,他的房子一定能賣出300萬美元以上的高價。
不出所料,這個網站很快就有幾十萬人點擊瀏覽,然而,讓比爾大跌眼鏡的是,關注房子的人雖多,但沒有一個人愿意購買。到底是什么原因讓買家們望房卻步呢?
為了弄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比爾仔細地查看了網站上的留言。原來,大家擔心買了他的房子之后,就會生活在嚴密的監控之下。是呀,奧巴馬和他的妻女雖然都去了白宮,但這里依然有多名特工在保護奧巴馬的其他家人,附近的公共場合也都被密集的攝像頭所覆蓋。只要出了家門,隱私權就很難得到保護。
更要命的是,等奧巴馬屆滿回來之后,各路記者肯定會蜂擁而至。那時,鄰居們的生活必將受到更嚴重的干擾。到那時,每天出入這里,恐怕都將受到保安和特工像對待犯人那樣的檢查和盤問。這樣的居住環境,跟在監獄又有什么區別呢?就連朋友們,估計也會因為怕麻煩而不敢上門了!
就這樣,過了1年多,房子依然沒賣出去。比爾非常心焦,他此前向家人承諾過,房子賣出后就全家一起去度假,但一直到現在還不能兌現諾言。他和朋友打的賭也眼看就要輸了,正在這時,一個叫丹尼爾的年輕人找到了他。丹尼爾告訴比爾想買房的原因,他和奧巴馬一樣,都有黑人血統。奧巴馬是他的偶像,不過,他還從未和奧巴馬握過手。如果他買下這里,就有機會見到總統了。
房子終于有買主了,比爾激動得差點掉淚。雖然丹尼爾非常愿意買比爾的房子,但問題是,他支付不起太多的錢。比爾好不容易遇到一個買主,當然不愿輕易放過,他作出了很大的讓步,最后,兩人簽下了如下協議:丹尼爾首付30萬美元,然后每月再付30萬,5個月內共付清140萬美元。房子則在首付款付清后,歸丹尼爾所有。
比爾很高興,雖然房子的最終售價遠遠低于當初他期望的300萬,但20多年前,他買下此房時,只花了幾萬美元,因此還是賺了。何況,上了年紀的他早想落葉歸根,搬回鄉下的農莊了。
拿到首付款后,比爾給丹尼爾留下了自己的賬號,然后帶著家人出去旅游了。出發那天,他得知丹尼爾將房子抵押給銀行,貸了一筆款。等半個多月后回來,比爾發現丹尼爾竟將這棟豪宅改造成了幼兒園。原來,丹尼爾本來就是一家幼兒園的園長,因此,在這里辦個幼兒園不是難事。
當房子的用途從居住改為幼兒園之后,那些過于嚴密的監控就顯得很有必要。這個毗鄰奧巴馬老宅的幼兒園,成了全美最安全的幼兒園。不少富豪都愿意把孩子送到這里來。
為了給幼兒園做推廣,丹尼爾還聯系到了不少名人來給園里的孩子們上課。這些名人中有不少是黑人明星,他們為奧巴馬感到驕傲,也為能給奧巴馬隔壁的幼兒園講課而激動,再加上這里是記者們時刻關注的地方,來這里與孩子們交流,自然能增加曝光率,因此,名人們都很樂意接受丹尼爾的邀請。
第一個月,丹尼爾用收到的首期學費輕松地支付了比爾30萬。幼兒園開張兩個月后,奧巴馬抽空回老家轉了一圈,順便看望了一下他的新鄰居們,這一下,丹尼爾幼兒園更加有名。越來越多的名人主動表示愿意無償來與孩子們交流。更有很多家長打電話,想讓自己的孩子來此受教育,為此多付幾倍的學費他們也樂意。
很多廣告商也開始爭先恐后地聯系丹尼爾,他們想在幼兒園的外墻上做廣告,這里的曝光率實在太高了,不做廣告太可惜了。為此,丹尼爾打算進行一次拍賣廣告墻的活動。想來參加競標的品牌很多,但像煙、零食、酒這樣的廣告,無論出多少錢,丹尼爾都不允許他們參加競標。
5個月后,比爾就收齊了140萬美元的房款,終于在2010年年末如愿以償地成了百萬富翁。不過,比爾明白,這場交易中,最大的贏家并不是自己,而是奧巴馬的新鄰居——幼兒園園長丹尼爾。
啟示:高度決定了深度與遠度!我們每天都能有機會觸摸到丹尼爾那種商業機會,可惜,我們缺少敏銳的眼光與果敢,放任那些商機擦身而過,追悔莫及!不要一味羨慕別人的財富,機會取決于自己平日的觀察和不斷學習的商業知識!
閱讀更多管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