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員工工作表現好,薪水高,但他們對企業不滿意?
許多員工能力一般,給企業貢獻不多,拿的薪水較高,但他們對企業不滿,如富士康跳樓的員工。
企業和管理層對 績效 管理 認識不足,覺得績效管理只是做做樣子,對員工簡單考核,發發獎金,績效面談時又不順暢。
績效管理側重于個體的管理,不是自上而下,與企業 戰略管理 脫節,不是一個整體的管理。
績效考核有太多主觀因素和片面性,面子工程。
企業對員工的考核指標太多,不科學,沒側重點,沒更好發揮員工特點和積極性,更好地去支持業務。
績效管理指企業通過績效管理的手段,對企業流程各個環節的人員進行激勵、考核和管理,使企業流程中的各個環節(特別是關健環節)更好地去支持業務,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我們該如何做呢???周太平先生和伙伴們研究發現:
1、梳理 企業戰略 ,確定方向。
2、以業務為導向的流程梳理。
3、明確各個崗位的價值、崗位能力(勝任力)分析,關健指標、權重和考核周期確定,必須突出重點、簡單明了、方便實施。
4、物質和精神齊使用,注重個體差別,激勵大部分人,懲罰少數表現差的人,考核到具體事項,鼓勵創新。
5、營造良好的平等溝通環境,注重績效面談,讓員工持續成長,以保證組織的人才培養和工作效率更高。
隨機讀管理故事:《兩輛中巴》
家門口有一條汽車線路,是從小港口開往火車站的。不知是因為線路短,還是沿途人少的緣故,客運公司僅安排兩輛中巴來回對開。開101的是一對夫婦,開102的也是一對夫婦。
坐車的大多是一些船民,由于他們長期在水上生活,因此一進城往往是一家老少。
101號的女主人很少讓船民給孩子買票,即使是一對夫婦帶幾個孩子,她也像是熟視無睹似的,只要求船民買兩張成人票。
有的船民過意不去,執意要給大點的孩子買票。她就笑著對船民的孩子說:"下次給帶個小河蚌來,好嗎?這次就讓你免費坐車。"
102號的女主人恰恰相反。只要有帶孩子的,大一點的要全票,小一點的也得買半票,她總是說,車是承包的,每月要向客運公司交多少多少錢,哪個月不交足,馬上就干不下去了。
船員民們也理解,幾個人就掏幾張票的錢。因此,每次也都相安無事。不過,三個月后,門口的102號不見了,聽說停開了。它應驗了102號女主人話:馬上就干不下去了,因為搭她的車的人很少。
點評:營銷是不見硝煙的戰場。在這個戰場上,競爭者之間比拼的不僅僅是價格、質量和服務,還有營銷哲學這樣深層次的東西。102號的做法無可厚非,101號的做法似乎很傻,然而,最后卻是"傻人"取得了成功,"精明的"反而做不下去了。再看看我們身邊無數的"傻人自有傻福"、"機關算盡太聰明"的例子,其中的道理還用多說嗎?
閱讀更多管理故事>>>